2025“最美的书”评选结果于11月16日在沪隆重揭晓,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22家出版单位的 25种图书荣膺本年度“最美的书”称号。
“最美的书”是国内最重要的书籍设计评选活动之一。自2003年创立以来“最美的书”已成功举办23届,有521种作品入选,其中25种荣获“世界最美的书”称号。2025年度评选征集工作于7月启动,采用设计师自荐、出版单位选送两种途径共收到全国 153家出版单位的304种图书,参评图书内容涵盖文学、艺术、科技、教育、历史、生活、儿童等方面。
在这25件获奖作品中,有8件由雅昌印制。雅昌自2003年参加“最美的书”评选活动以来,在23年间共计有157种图书荣膺该称号,这让雅昌成为国内印制“最美的书”最多的企业。荣誉背后,离不开众多优秀的书籍设计师和出版单位对雅昌的信任与支持,是他们带动了中国设计力的提升,让设计成为中国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。
我们将继续秉承工匠信念、科技与艺术先锋精神,在艺术书籍的创作道路上绝不松懈。我们期待与更多的书籍设计师和出版社携手,打造出更多的“最美的书”,助力书籍设计行业迎来更广阔的前景,共创中国艺术图书的美好未来!

《1/4:“世界最美的书”文字排版选集》
设计:瀚清堂/赵清、朱涛
出版: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
印制: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
文字编排是书籍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。文字排列的方式决定了一本书的内容如何被阅读,决定了信息层级的划分、目光移动的距离。如同一首3至5分钟的歌曲可以写出无数种调式与节奏,一张空白页面上文字错落的方式,同样也是无穷尽的。《1/4:“世界最美的书”文字排版选集》从“莱比锡”历年获奖的作品中,选取138本书籍,展示其以文字编排为主的页面,约占总量的1/4,又以1/4的缩放比例将内页版式呈现在这本书里。书籍开本扩大到8开,为展示开拓了更宽裕的空间。

设计:曲闵民、蒋茜
出版: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
印制: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
塔可实地走访中原地区的文化故地,他的镜头往往直指诗句中提及的山川丘陵、河流田野;然而,这些影像并非对文本的再现,而是一次对语言根源的探寻。作品的构图广阔而克制,摄影师以几乎冷静的距离感,将空间还原为一种精神场域。书籍由曲闵民与蒋茜操刀设计,为了延续作品的探索性,没有采用传统装订,而是将全书拆解为九个章节的散页,使书籍成为可被展开、并置与重新组合的空间。摄影本身是一种转印的方式,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册书,而是一件具有“原作感”的艺术载体,让光的痕迹与触觉的阅读共存。

设计:张志奇工作室 张志奇、麻莉敏
出版:河海大学出版社
印制: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
本书是作者利用数十年寻觅到的明清古版年画实物为基础,通过细致观摩的研究,并对比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,不断积累,融会贯通形成的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艺术观赏性的作品。全书结构独具匠心,分为论述与图版两大部分,并创新地采用现代横排与传统竖排并行的排版方式,在形式上便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融合。图版部分仿照“曲目介绍”形式,在展现年画艺术魅力的同时,详尽解读其背景知识,引导读者深入画中天地。书口通过色块的层层套叠,巧妙呼应年画核心的“套印”技艺;封面运用起凸与压凹工艺,将年画制版过程凝固于方寸之间,结合函盒的模拟套印,使传统工艺跃然纸上。

《城铭流韵:南京城墙库藏精品砖文图录》
设计:周晨、高森
出版: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
印制: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
本书收录了城墙中心研究人员精心挑选的106块具有代表性的城砖照片和37张珍贵拓片,且它们均来自近年来“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”项目回收的散落城砖。在设计创意上借鉴南京城墙中华门两侧马道的建筑元素,采用爬坡式装订技术。读者在翻阅时,仿佛正沿着城墙的历史轨迹缓缓攀登;合上书,又宛如一块历经岁月沧桑的城砖。封面及内页选用具有历史感的纸张,并运用特殊印刷工艺,与城墙的质感相得益彰。每页纸张的排列与装订都经过精心考量,确保坡度一致,阅读流畅。

设计:何明
出版: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
印制: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
《何物》的姊妹篇,题解“何明之白”。与《何物》同为墨绘,《明白》画残缺之物,白为白墨对缺处的修补。设计师将补处形状放在前页,透过隐隐透明的纸张,与下页透过的残器叠合,呈现隐约完整的形制,揭开顶层,便露出了古物本体,小小的玄机。书是八开的大开本,但并不厚,只选了60幅,希望它依然是可以亲近的,能被普通人拿在手里翻阅的。

设计:清门引
出版:宁波出版社
印制: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
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,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,为中华藏书文化的杰出代表。本书选取了天一阁中所收藏的古乐器、古字韵、古曲谱、古戏剧四组藏书,择其代表性内容组合成一册。这四部分内容皆可有声化,可以被“听见”,故名之《天一阁四重奏》。形式设计上生动、特别、有创意,调动装订、纸张、印制、形态等元素,四个部分的上部做模切梯形的层层叠叠处理,既表达了“天一生水”的抽象概念,又宛如天一阁的古建形态,四个部分的印制也打破了原书影印的处理方式,传统筒子页也以现代锁线装订方式得以局部保留。这本书将珍贵的古籍内容与现代化形式设计相结合,既具丰富的文本内容价值,也有较高的版本收藏价值,读者覆盖面广泛。